成都大学,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数字鸿沟”自1989年出现后,便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本文章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学软件,以CNKI数据库中2000年至2024年数字鸿沟研究及相关领域的1488篇论文为对象,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关键词突显等分析、呈现出我国数字鸿沟领域的研究热点、学术版图与演进脉络,探寻可开发拓展的研究空间,为数字鸿沟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鸿沟;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参考文献
[1]殷晓红.应对新经济挑战的数字鸿沟[J].国际经贸探索,2003,(01):64-66.
[2]孙德林,王晓玲.数字经济的本质与后发优势[J].当代财经,2004,(12):22-23.
[3]樊轶侠,徐昊,马丽君.数字经济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特征与机制[J].中国软科学,2022,(06):181-192.
[4]陆杰华,韦晓丹.老年数字鸿沟治理的分析框架、理念及其路径选择——基于数字鸿沟与知沟理论视角[J].人口研究,2021,45(03):17-30.
[5]张家平,程名望,龚小梅.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36(12):92-102.
[6]范静波,梁慧.ChatGPT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伦理风险及挑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39(11):1871-1881.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730002.
[7]肖俊洪.数字素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6,(05):32-33.
[8]蒋敏娟,翟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公民数字素养:框架、挑战与应对方略[J].电子政务,2022,(01):54-65.DOI:10.16582/j.cnki.dzzw.2022.01.005.
作者简介:郭月峰(2002.10),男,汉族,籍贯河南新乡,职务/职称(无),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成都大学,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路钊宇(1997.12),男,汉族,籍贯河南安阳,职务/职称(无),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成都大学,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