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交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黄骅,0611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思政课”作为大学生阶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教育内容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精神内核融入“大思政课”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更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中的体现,探讨传统文化元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参考文献
[1]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23.2.
[2]阎凤梧.全辽金文[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574.
[3]叶隆礼.契丹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98.
[4]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2015.497.
[5]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403.
[6]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694.
[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523.
[8]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7.
[9]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09.
[10]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77.
[11]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23.247.
[12]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23.247.
作者简介:何小婷(1995-),女,甘肃兰州人,沧州交通学院讲师,中国史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研究.
基金项目:2024—2025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基金“9-11世纪辽代河北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项目编号:(20240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