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凯奇偶然音乐观
王麒斐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030;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了约翰?凯奇的偶然音乐,探讨其对传统音乐形式的挑战以及对人类感知、意识和 行为的影响。凯奇的音乐实践改变了人们聆听和感受音乐的方式,不仅体现了精神分析学与现代科学中熵的内容, 还体现了禅宗思想和东方哲学的影响。他的音乐不仅颠覆了西方传统音乐审美,还促进了对意识、注意力和感知 的心理学研究,为现代音乐和人类经验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视角。凯奇的作品提醒我们,音乐是连接自我与宇宙的 桥梁,是生活的艺术。
关键词:偶然音乐;精神分析;熵;禅宗
参考文献
[1]王晨宇.控制与不可控制——约翰·凯奇的声音世 界[J].当代音乐,2022,(01):117-119.
[2]邱紫华,王勇.易、老、庄、禅哲学对约翰·凯奇后 现代音乐哲学的启示[J].美育学刊,2020,11(04):89- 95.
[3]申紫瑄.浅谈“偶然音乐”与禅宗思想——以约 翰·凯奇为例[J].黄河之声,2020,(13):141-142.DOI: 10.19340/j.cnki.hhzs.2020.13.117
[4]江俊叶,康乐.音乐还是自然——对约翰·凯奇音乐 创作观的述评[J].艺术评鉴,2019,(19):53-54.
[5]音乐心理学[M]. 蒋存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 15
[6]音乐心理学[M]. 罗小平, 黄虹, 著.上海音乐学 院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麒斐(1998.5.4),男,汉,山西太原 人, 硕士研究生,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音乐 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