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加坡聚知刊出版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65 84368249info@juzhikan.asia
青蓝丹寨:基于新媒体技术对蜡染非遗文化活化传播的研究与应用
  • ISSN:3041-0673(Online)3041-0681(Print)
  • DOI:10.69979/3041-0673.24.8.001
  • 出版频率:月刊
  • 语言:中文
  • 收录数据库:ISSN:https://portal.issn.org/ 中国知网:https://scholar.cnki.net/journal/search

青蓝丹寨:基于新媒体技术对蜡染非遗文化活化传 播的研究与应用

刘秋含 陈富美 吴必诗 赵文仙 耿菡 

西南民族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摘要:贵州丹寨苗族蜡染艺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对于整体蜡染艺术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学 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挖掘苗族蜡染非遗文化采取活态创模式的可能性,利用当下快速发展的新媒 体技术,保留文化本身的精髓的同时结合当代受众审美和科技手段,针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对产品进行设计, 发掘文化内涵,最终实现蜡染文化的“活化”传播。 

关键词:蜡染非遗文化;新媒体技术;活化传播;丹寨县;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董超.贵州丹寨苗族蜡染的工艺与发展研究[D].贵 州师范大学,2024. 

[2]张霞.贵州苗族蜡染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实践[D]. 广西科技大学,2024. 

[3]宗诚,邱欣妍,白新蕾.非遗视角下苗族蜡染技艺的 数字化传承[J].印染,2024,50(05):102-105. 

[4]何凤,陈守维.苗族蜡染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 发展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15):82-86. 

[5]李昊霞.贵州丹寨苗族蜡染工艺调查与研究[D].贵 州师范大学,2024. 

[6]陈峻俊.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传播与传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37(06):156-159. [7]李萍.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 创新路径[J].文化产业,2021(27):137-139. 

[8]陈雪.线上线下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创新 路径[J].传媒,2021(11):78-80. 

项目信息:西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 目“青蓝丹寨-基于新媒体技术对蜡染非遗文化的‘活 化’传播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S202410656114) 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