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与文学研究述评
姜乐瑶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在梳理巴巴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其理论关键词作深入的分析,并联系后殖民文学写作以将巴巴理论与 文学实际相融合,最后对巴巴混杂性理论作出了简要的评价与反思。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混杂性;模拟;霍米·巴巴;解构
参考文献
[1]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贺玉高.霍米·巴巴的杂交性身份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罗刚、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罗伯特·杨(Robert J.C.Young).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8.
[5]王宁.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2002,(06):
[6]王旭峰.后殖民主义[J].文学与文化,2011,(1).
作者简介:姜乐瑶(2000.09),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