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科技企业创新体系问题分析与机制优化研究
张利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在全球化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有科技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影 响国家竞争力与产业转型。然而,当前许多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创新文化的缺失、 战略方向的模糊、组织架构的僵化、科技人才的短缺以及项目管理的不规范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共同制约了创 新效能的释放。本文通过对国有科技企业创新体系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动力机制与制衡机制双重驱动”的理论 框架。在动力机制方面,创新激励、协同合作与考核导向作为核心导向,能够有效激发个体与团队的创新潜力, 推动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而在制衡机制方面,容错免责与科学管理的结合则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风险防控 和制度保障。通过动力与制衡的双重协同,形成了全方位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管理控制的创新生态,进而为提升 国有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国有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动力机制;制衡机制;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田玮,刘镇承.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与思考[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3(3):30-35.DOI:10.12267/j.issn.2096-5931.2023.03.005.
[2]吴佳,张光炜,田赟,等.国有科技型企业薪酬激励机制优化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24):97-99.
[3]李玉清,许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4.DOI:10.3969/j.issn.1000-7695.2006.04.041.
[4]贺德方.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1(11):7.DOI:10.3969/j.issn.1002-9753.2011.11.001.
[5]蔡跃洲.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边界与统计测度[J].科学学研究,2015(1):8.DOI:10.3969/j.issn.1003-2053.2015.01.006.
作者简介:张利,1994年2月,女,汉族,山西吕梁,硕士研究生,成果转化专员,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