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形成背景、思想渊源与实践价值
孔庆志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市,401331;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形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经济突飞猛进时代矛盾凸显从而引起无产阶级运动的历史 背景下;继承了卢梭、空想社会主义学者以及摩尔根的文明理论;发展经历了雏形初定、内涵积淀,思想成熟三 个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观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深刻视角,为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 指明了实践方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实践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唯物史观;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7
(法)圣西门.王燕生等译.圣西门选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0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5][美]摩尔根.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59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00
[10]秦宣,尹小恩.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统一[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4,28(03):5-17.
作者简介:孔庆志,男,汉族,山东菏泽,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