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音雅韵:NFC技术赋能方言保护与文化传承
张龙 郑维双
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陕西省西安市,710125;
摘要:地方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是区域文化符号和活化石,对其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然而,纵观地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形势却不容乐观。当前,地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存在着多重困境, 包括法理层面困境、方言内部层面困境、传统文化层面困境和社会生活层面困境。本文旨在探讨 NFC(近场通信) 技术如何在方言保护项目“方音雅韵”中发挥作用,以及该技术如何帮助记录、保存和传承地方语言。通过分析 NFC 技术的特性,本文将展示其在方言保护中的应用潜力,并讨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案例。此外,本文还将 评估项目实施后的结果和影响,并对未来方言保护工作提出展望。
关键词:方音雅韵;NFC 芯片;方言保护;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李银梅.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铜陵方言景观为例[J].中原文学,2024,(31):36-38.
[2]林淑玲.方言文化传播方式探析——以潮汕地区为例[J].中原文学,2024,(27):30-32.
[3]胡元元,李君燕,孙玉妹.安徽方言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19):80-84.
[4]石韫歆.多措并举打开汉语方言保护新局面[J].文化产业,2023,(21):7-9.
基金项目名称:2024年度西安培华学院、陕西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来源:2024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方音雅韵”工作室,(项目编号:PHDC2024032)
作者简介:张龙,(2004.02.17)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学历: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