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空间中数字公共艺术理论与应用研究
张蕴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200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全球正逐步向“信息全球村”转型。疫情进一步推动了公众对虚拟公共空间的认知 与体验,也加速了公共艺术边界的扩展。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案例分析,总结了虚拟空间中数字公共艺术的认知 维度与生成机制,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后疫情时代,数字技术不仅重塑了现实,还改变了人类的感知方 式与行为模式。本文旨在为虚拟空间中数字公共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未来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虚拟空间、数字艺术、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Kim J E, Park E S. The spatial design marke ting strategy of global franchises that take i nto consider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 n consumers—a study involving the global coff ee companies of starbucks and blue bottle[J]. Land, 2021, 10(7): 716.
[2]周计武. 艺术的祛魅与艺术理论的重构[M]. BEIJ ING BOOK CO. INC., 2019.
[3]Pengcheng, Pan. "Digital Participation: Pub lic art in Virtual Space." Public Art 3 (2021).
[4]余伶俐. 论虚拟空间助力公共艺术的 “公共性” [J].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 47(6): 2 00-209.
[5]朱玲. 文献研究的途径[D]. , 2006.
[6]孙海法, 朱莹楚. 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J]. 科学管理研究, 2004, 22(1): 116-120.
[7]瓮升昂,程原.虚拟空间激发城市公共艺术新活力 [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4,16(02):116-120.DOI:1 0.16827/j.cnki.41-1404/z.2024.02.019. [8]林诗凯.数字化背景下重构的公共空间艺术形态 [J].大众文艺,2023,(10):30-32.DOI:10.20112/j.cn ki.ISSN1007-5828.2023.10.012.
[9]董晶艺.虚实空间互动装置的公共性[J].公共艺术, 2022,(04):86-93.
[10]潘鹏程.数字化参与:虚拟空间中的公共艺术[J]. 公共艺术,2021,(03):103-107.
[11]罗子皓.公共美育的“乌托邦”:成都麓湖与秦皇 岛阿那亚的不同道路[J].公共艺术,2022,(06):24-3 5.
[12]黄艳,王雅靖.城市社会生活的三维——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和社交媒体[J].中国艺术,2020,(06):4-10.
[13]赵丽娜.数字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探析[J]. 大众艺,2022,(09):40-42+62.
[14]高懿君,郭静.互联网时代的公共艺术新形势[J]. 中国包装,2020,40(10):39-41.
作者简介:张蕴 (1981.10-),女 ,汉族,艺术学 博士,研究方向: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叙事、造 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