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张家口市,075000;
摘要:室内运动场所热环境是影响运动人群舒适、健康和运动意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将现场调查收集到的环境参数和主观问卷数据作为实验基础,通过气候仓测量获得了不同运动强度下男女代谢率数据。从提高室内热舒适的角度,探究不同性别在不同运动强度与不同温度环境下存在的差异,提出适用于不同性别运动人体的热感觉模型,得到预测中性温度区间,对现有室内运动场馆设计标准中的环境参数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3km/h的低强度运动下:男女运动时中性温度区间分别为15.74~18.90ºC和16.01~19.92ºC;恢复阶段为19.95ºC和22.23ºC;在5km/h的中强度运动下:男女运动时中性温度区间分别为9.92~14.34ºC和15.43~18.75ºC;恢复阶段为16.74ºC和20.34ºC。男性具有更强的体温调节能力而女性表现出对于环境温度更高的接纳性,更擅长适应不同的运动环境;
关键词:室内运动场所;运动强度;热舒适;性别差异;代谢率
参考文献
[1]李中文,胡果,杜尚泽,2017.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N].人民日报,2017-8-28(1)
[2]高亚萍,肖勇强.基于运动人体热舒适的体育场馆环境温度参数优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21,57(4):25-33.
[3]刘实,周政翰,朱颖心,等.室内中高强度运动人体热舒适研究[J].暖通空调,2023,53(8):66-71,110.
[4]黄崇耘,张宇峰,阙嘉欣.支持有氧运动,舒适和节能的夏季健身房室温现场试验与建议值[J].建筑科学, 2021,37(10):24-32.
[5]季泰,袁伟琪,李登峰,等.2015环境参数对运动人体热舒适性影响的理论模型与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35(3):67-72.
[6]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 50178—9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6-15.
[7]尹慧,狄育慧,王丽娟,2017.不同运动水平下生理参数与人体主观感受测定[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31(2):204-208.
[8]李百战,李百战.室内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9]刘荣向.基于新陈代谢率及皮肤温度的人体热舒适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 2010.
[10]ISO.Ergonomics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rmal comfortusing calculation of the PMV and PPD indices and local thermal comfort criteria:ISO7730: 2005[S].Geneva:IOS,2005:8 10
[11]International Fitness Association.Gym temperature standards[EB/OL].[2021-01-10]. https://www.ifafit ness.com/health/temperature.htm.